【中醫針灸長高】
生長板閉合與中醫調理|生長板未關門,中醫幫你搶下最後成長機會!
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出現這些狀況?
- 每年長高不到3公分,總是坐在班級第一排
- 飯吃得不錯、也沒生病,卻還是抽高速度慢
- 成長曲線逐漸落後,家長心急卻找不到方法
- 醫院檢查說「生長板還沒關」,卻苦無實質幫助
別等生長板真的關上門了,才後悔當初沒把握住!
一、生長板是什麼?為什麼要趕在「關門前」調理?
生長板是長骨末端的軟骨組織,負責骨頭的延伸發育。一旦鈣化閉合,身高自然也停滯下來。通常閉合時間:
- 女生:約14~16歲
- 男生:約16~18歲
關鍵在於:「在還沒完全閉合之前,中醫調理是有機會讓『身體潛力被喚醒』的。」

二、中醫怎麼看孩子長不高?
中醫強調「腎主骨、脾主肌肉、肝主筋」,要長得高、長得快,必須三管齊下:

腎氣足
先天之本,支撐骨骼生長,腎虛者常見體力差、夜尿多、怕冷、早熟或發育遲緩

脾胃強
營養要吸收得好,才能化生氣血;脾胃虛的小孩常見胃口差、腹脹、容易疲倦。

肝氣順
情緒與睡眠穩定,生長激素才會自然分泌,若肝氣鬱結,常影響睡眠與情緒,進而拖慢成長曲線。
【 案例分享 】
「14歲的翔翔:從148到156公分,第一次站到班上中段排」
翔翔是新莊某國中二年級的學生,14歲,身高僅148公分,家長非常焦慮。醫院評估雖顯示生長板尚未完全閉合,但沒有提供具體方案。
初診時,我們發現翔翔屬於脾腎兩虛、兼有肝鬱體質,常晚睡、胃口小、情緒容易悶悶不樂。
我們替他安排每週2次的針灸療程+每日一次溫和中藥粉劑調理,並請家長配合建立「晚間10點前就寢、每日晨跑10分鐘、少冰飲」的作息。
- 第1個月:睡眠變穩定、胃口好轉
- 第2個月:體力提升,臉色紅潤
- 第3個月:抽高2.5公分
- 第6個月:突破156公分,信心倍增!
媽媽說:「原本怕浪費錢、孩子也怕痛,結果發現針灸不痛反而睡得更好。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感受到變化,現在每次量身高都很期待!」
結語 : 身高是孩子的自信,中醫幫你把握最後的「成長機會」
青春期的身高成長,不是補品補出來,而是節奏調對、氣血調順、骨骼自然長出來。我們在新莊看見太多孩子與家長「差一步就錯過黃金期」,所以設計出一套溫和、安全、可持續的長高調理計畫,幫助每個孩子——
少一點輸在起跑點的焦慮,多一點站直的信心與神采